日期:2023/01/02 19:32作者:小微人气:
1、佛教建筑早期受印度影响,在塔庙中,以塔为中心,周围建有殿堂、僧舍。 塔中供奉着舍利和佛像等,是寺院的中心建筑物。 晋唐以后,殿堂逐渐成为主要建筑,佛塔迁寺外,寺前、寺后或另立多院,形成以大雄宝殿为中心的佛寺格局。 寺院北上南,主要殿堂依次分布在中轴线上,层次清晰,布局严谨。
2、明、清佛寺的布局,一般由主室、厢房等组成严格对称的多院形式。 主轴的最前方是山门——寺院整体的入口。 山门内左右两侧分设的钟、鼓楼。 正对着中央山门的是天王殿,经常成为三间堂堂正正的殿堂。 经过天王殿,进入第二个庭院,坐在正中央主轴的就是正殿,经常被称为“大雄宝殿”。 正殿是整个佛寺建筑集团的核心建筑,无论建筑体积和质量,都在其他单体建筑之上。 正殿左右两侧配殿,形成二楼楼阁的形状。 正殿后面一进院子,经常会建两层楼高的“藏经楼”。 另外,主轴院两侧多配置僧房、禅堂、斋堂等僧人居住的房子。
3、佛寺建筑以典型的木结构建筑为主,梁柱交错,拱起支撑,人形两面有屋顶,铺有青瓦、琉璃瓦或金铜瓦,这些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几乎完全被佛寺建筑所继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