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3/01/10 19:34作者:小知人气:
5月5日,博爱县磨头镇前十里村,村民使用自行式喷灌设备在灌区喷灌。 当前,正值小麦生长关键期,当地正全力做好辖区2.8万亩小麦的“一喷三防”工作。 程全司都摄
本报记者刘晓波
5月4日,在浚县王庄镇小滩村的麦田里,麦浪翻滚,种粮大户魏方月剥掉麦穗,轻轻揉搓,看到籽粒有另一半仁。
正值小麦灌浆期,这几天老魏一直没空。 他组织了三台无人植保机对自家2430亩小麦进行“一喷三防”。 “主要是病害治理和干燥热风,农药的80%由县免费发放。 ”魏方月说。
进入5月,全省小麦陆续进入开花灌浆期,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。 “小麦生长进入后期,面临病虫害、热风、烂雨等多重风险,必须一个个跨越难关。 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、研究员毛凤梧说。
病害防治是小麦管理的重要内容。 此前,农业农村专家提醒,赤霉病在我省南部麦区流行的风险较高,其他地区也可能局部复发。 为给小麦治“未病”,2月中旬,我省拨出农业生产发展资金1亿元,专项在豫南等地开展小麦病害统筹治理,豫南麦区抓好4月晴天气统筹治理和群防群治,赤霉病未在我省暴发。
“各地要继续加强病虫害监测调查,准确研判发生趋势,因地制宜分类指导,科学精准防控。 ”毛凤梧表示,目前豫南麦区要对前期的防渗漏、防后6小时降雨区域重点进行防补。 其他地区要抓住扬花关键期,普遍开展以赤霉病为主的重大病虫害防治。 在小麦灌浆期,各地采取科学配方、混合喷洒、一次喷雾三防,综合控制白粉病、条锈病、赤霉病、叶枯病、穗蚜等病虫危害,“虫口夺粮”促进丰收。
“一喷三防”是防治病虫害、防“热风”、防早衰、促进小麦增产的重要措施。 4月底,省财政及时下达农业生产救灾资金4.06亿元,支持全省开展“一喷三防”活动,增加小麦灌浆强度,延长灌浆时间,提高粒重,保障夏粮丰收。
在防治病害的同时也要做好抗旱浇水工作。 4月以来,全省平均气温偏高,降水偏少,漯河以北大部降水量不足10毫米,豫西和豫东大部、豫中局部土壤干旱明显,且未来10天全省降水量依然偏少,旱情呈进一步发展趋势,非常不利于小麦产量“小麦扬花灌浆阶段需水量大,土壤干旱直接影响穗粒数和千粒重。 ”毛凤梧说,陆路要争取在明显地区抓紧时间,全力以赴,做到能灌水。 对豫西地区不具备灌水条件的麦田,要综合运用农艺措施,缓解干旱影响; 目前,土壤湿度充足的麦田,要密切关注雨水、土壤湿度变化,适当浇水。
目前,新冠肺炎疫情高发。 为统筹抗疫和农业生产,省农业农村厅及时下发《小麦后期管理技术指导意见》,要求有关部门立足统一管理,加强病害整治,组织抗旱服务队,及时支援农户浇水。 18个小麦专家领导小组要采取线上方式加大关键技术指导力度,千方百计保障夏粮丰收丰收。